【中国能源网讯】当地时间11月2日,加拿大工业部长帕拉迪斯发表声明称,加政府决定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的审批期限再延长30天,至12月10日。
电:基本用电量怎样确定更为合理[现状]阶梯电价施行,出现多重问题7月1日起,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正式施行。实施近半年来,一些地区居民用电增幅放缓,阶梯电价引导节约用电正效应初现,但城乡居民基本用电量是否应分别计算,基本用电量怎样确定更为合理,出租户电价借梯上涨等问题随之出现。
这一年,江苏、湖南部分地区先后试点阶梯气价。水价调整如何不加重低收入人口负担,成本公开制度如何建立,用水安全如何保证等问题渐入公众视野。研究建立上中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改革方向]建立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近日北京市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气售价统一上调。长期来看,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体系有利于保护稀缺资源。
居民阶梯电价全面试点、成品油价格调整基本可预期、天然气价涨势渐现,阶梯水价进一步推行2013年水电油气等资源价格走势如何?资源价格改革怎样深化?水:水价提升是趋势应完善补贴机制[现状]今年多地水价已调整今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启动了水价调整。[改革方向]加强监管,有效控制成本清华大学水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面对污染的水源,落后的设施,越来越高的水质标准,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健康角度,水价提升都是发展趋势效益勘探是油气勘探的必由之路,也是国际各大石油公司的趋势所向。
以精细管理为抓手,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让管理为油气勘探增效。近期,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相继召开2012年油气勘探开发年会,总结经验,部署未来。如今,油气勘探的甜点区已经少之又少,勘探对象愈发复杂,难度不断加大,成本也不断提高。美国巴克莱银行的调查显示,2012年全球350多家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投资预算比上年增加超过了10%。
只有以效益来确定发展速度,才会有真正的速度与规模。这启示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研究,实现理论创新,让油气勘探找得准,找得好。
要有效益,就要不断降本增效,不断强化管理。有了规模,就要更注重效益。而不讲效益,速度规模就难以为继,发展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些中小企业有着更灵活的机制,更大的闯劲,更强烈的愿望,是他们推动了美国页岩气革命。
我国致密气开发也有成功先例,苏里格气田五加一模式就是大胆引进了市场机制,实行开放合作的成功典范。以往,勘探主要注重找到储量。美国页岩气革命,科技创新功不可没。面对挑战,石油企业必须迎难而上,转变发展方式。
纵观全球,国际大石油公司尽管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利润普遍下滑,但是对油气勘探的投入没有缩减,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连续三年不降反升,资源为王战略得以不断深化。同时,经济可采储量的高低,也与油藏的采收率息息相关
阿根廷、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是拉美油气投资争端多发国。当前,中国与拉美地区油气合作前景向好,但合作环境的复杂性也客观存在。
而就本地化管理而言,不是简单地留人,也不是简单地赶人,而是需要有效的管理艺术,实现人力资源的跨文化融入。社会融入和管理本地化已刻不容缓。只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体制或企业内部的决策、管理失当,也可能会造成海外投资风险。长期以来,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油气投资存在资源国政治周期变化的政治风险。另一类则是在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框架内,在油气产业政策内采取局部调整、改革,如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和秘鲁。这种政治风险并不一定是驱赶中国公司,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合作项目谈判反复讨价还价,从而造成投资成本追加。
另外,拉美油气政策变化并非无章可循,毕竟政策调整的法制化程度较高。国人对拉美的了解还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多于具体的知识,模糊的印象多于确切的体验。
就风险防范而言,体制改革和企业风险管控建设显然也需要跟上。委内瑞拉也是如此,从查韦斯制定颁布2001年新油气法到中委基金合作,无不经过委国议会表决通过,最终形成法律执行文件。
中国公司大多从跨国公司手中收购矿权,或从资源国政府竞标而得,不能仅仅重视技术、经济和财务等指标的优劣分析,还应考察项目所在地的原有社会矛盾、劳资纠纷等风险因素,尽量规避投资软环境风险。当然,签署投资保护协定并不完全能够确保投资安全,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才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对资源国的风险判断,关键点则是综合分析资源国的国家风险性质和信用程度,并在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从地区分布看,南美占30%,居世界各地区之首。要知道,投资保护协定仅仅是资源国对外资保护的政治承诺,功能在于为解决投资纠纷提供了双边司法依据。资源国的政府更替可能会带来政策上的变化,中国在拉美的油气投资不得不面临复杂的国别政治环境。
投资保护协定不能被看作是保护企业走出去投资安全的神丹妙药,仅仅是风险防范的一环。若资源国政府对华政治友好,中方投资的政治风险或摩擦则相对较小。
据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登记的投资争端纠纷案共有369件,从行业分布看,油气、矿业领域占25%,居各行业之首。巴西深海盐下层油气田立法在议会历经一年多的辩论、修改,方才通过。
目前,四国共有18起尚未仲裁的投资纠纷案,且多数投资来源国都与资源国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应当说,现阶段仍是中国在拉美开展油气合作的进入期。
担心投资风险,从某个层面来看是一件好事,表明企业的风险意识增强了。从国别来看,一类是基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对油气政策及监管框架实施根本性变革,如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可见,对资源国的国别政治环境,特别是政治对立程度、社会分化程度等分析尤其重要。阿根廷强制收购雷普索尔YPF公司,也是通过了议会批准。
拉美地区油气政治风险因国别而异,风险特征则是政策多变,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劳工和环保是拉美投资环境普遍存在的问题,哥伦比亚、墨西哥的暴力犯罪问题突出,而秘鲁和厄瓜多尔的印第安原住居民抵制资源开发情绪强烈。
这不仅需要历史静态地了解资源国特性,而且还要对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加以把握,从而为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提供决策支撑。现实中,大部分合作项目的时间跨度可能要涵盖资源国总统和议会多个选举周期
若资源国政府对华政治友好,中方投资的政治风险或摩擦则相对较小。社会融入和管理本地化已刻不容缓。